當代藝術 |文化講堂| 畫作修復  
InART Space 加力畫廊
  • About
  • Exhibitions
    • Past|歷年展出
    • Art Fair|參展藝博會
  • NEWS
  • Artists
  • Contact

時刻 石課 - 周珠旺 個展
Chu-Wang Chou Solo Exhibtion- The Hours


時刻 石課   文|周珠旺

我把每一個時刻停留在每一個石課中
我看見層層無底的歲月
透過覆蓋我的時刻
感謝上帝賜我
不可征服得靈魂
就算被記憶緊緊戄住
我不會畏縮
也不驚叫
可是我毫不畏懼
經過一浪又一浪的時間慛殘
無論我將穿過的那扇門有多窄
無論我將肩承多少時間的枷鎖
我是命運的主宰
我是靈魂的統帥​

​一個人,或者一座城市的身世  文|張禮豪

「自許山翁懶是真,紛紛外物豈關身?花如解笑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淨掃明窗憑素几,閑穿密竹岸烏巾。殘年自有青天管,便是無椎也未貧!」                            ──陸游《閒居自述》

提及石頭,大多數人或許會立刻聯想到的便是「女媧補天」一事。在這則上古時代的神話裡,女媧煉白、綠、碧、赤、黃等五色之石來補蒼天,人類始得安居,並且自此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從魏晉以降,無數騷人墨客認為其在一定的程度上象徵了文人的精神取向與內在情懷,從而賦詩著文者有之、寫真繪形者有之,甚至還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將賞石一事系統化、理論化,為後人提供了寄情山水、徜徉造化中的移情渴望,至今仍影響深遠。

-無言之物的細語低喃-

縱然未必是沿著此一歷時久遠的賞石美學而來,但成長、生活於屏東農家的周珠旺,卻無獨有偶地選擇了台灣海岸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入畫,一筆一筆細膩地描繪出他對於自身、家庭以迄整座城市,極具個人面貌的理解與追索。就地緣來說,屏東位處台灣的最南端,區域內人口多從事農、漁業,在向來地方資源分配不公的情況下,導致出生率低於全台平均值,青年就業人口也不斷外移的局面。這反而使得原本就生性內向安靜的周珠旺,似乎不經意就得以輕易地避開了過於喧囂紛擾的城市,過著閒居自適的生活;再加上自小便要幫忙家務,每日早起撿拾鴨蛋,無形中培養出他長時間重複單一動作的耐心,都有助於他後來以細膩寫實的手法來描繪筆下那一顆顆看似平凡無奇,卻又耀眼異常的沙石來。

對周珠旺而言,創作是對於個人內在心靈思維的探求,而之所以選擇沙石做為創作的題材,除了上述與生長環境的密切連結,更是他磨練自我毅力,提昇精神強度的重要手段。藉此,也讓他同時獲致沉靜專注、入神般的飽實與滿足。當人們觀看周珠旺的作品時,常會震懾在其過人的寫實技法之下,卻往往忽略了從這些磊磊層疊的石堆當中,所映照出的那種專屬於島嶼南方,偶爾還會微微刺痛雙眼的亮晃晃的陽光。人們毋需也不應逼視,而是該適時地斂下雙目,讓帶著不同色彩的殘影在海馬迴中持續發酵,進而重新看見凝結靜止之物的依稀動。正是在其充滿高度視覺反差的圖像中,隱隱然地暗示了在這彷彿遺世獨立的存在裡,藝術家曾經走過、稍作停留,又或者觸摸、撿拾、堆砌,透過感官去聆聽一個又一個無言之物在經過時間之流不斷淘洗後,面對自然循環與萬物更迭的細語低喃。

-益發深刻的私密體驗-
​
此次周珠旺在睽違三年之後推出「時刻石課」一展,仍維持其一貫對於「家」此一主題的深刻關懷,非但囊括了眾人所熟悉的沙石圖像,並由此注入更多與家庭情感互動的象徵,還讓珍愛的兒子以及其玩具一一入畫,直接而坦率地把成為人父的喜悅紀錄在畫布之上,賦予物件更多感性的符號邏輯。像是《紅色雙層巴士》、《發條火車雞》、《發條鴨》、《福斯T1》、《小丑》、《蘇菲長頸鹿》乃至於《一字螺絲起子》等多件小尺幅的作品,周珠旺描繪的與其說是這些物件的外在樣貌,倒不如說是其觀察它們,發現這些物件在父子相處之間所代表的意義與情感,又或者像是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筆下的「瑪德蓮小蛋糕」(Madeleine),具備了召喚並切觸發記憶與昔時感受的重要功能。背景上殘餘的沙粒婉轉地傳達了父子同樂的歡愉時刻,而那些原本是稍縱即逝的瞬間,就在他畫筆耗費大量時間與心力不斷琢磨的過程中,轉化為細節益發清晰且深刻的私密體驗。

除了延續此前以「石碓」為系列名稱的作品,幾件以「石嶼」為題的作品,純然透過鳥瞰或俯視的角度,讓擁有不同形狀、紋路與色澤的鵝卵石看似隨機,實則井然有序、一絲不苟地散落在細沙之上,形成座標或地圖般,又像是有繁星點綴的夜空的延伸想像,指引著觀者的視線從不見開端的任何一處,行到另外一片未知的異域,好揣想彼此和宇宙對應的節奏與旋律。取名為《大吉》、《大利》的兩件作品以單獨的石頭入畫,搭配著吉語的意涵參照,讓原本停留在視覺意象階段的觀看,得以兼顧文化上的想像,從而傳達其心境上由追求孤絕轉為開闊的一大變化。同樣的,近期的「石敢當系列」則刻意採取仰視角度,將石頭堆疊成恍若直上晴空的紀念碑,高聳而堅定地矗立在眾人眼前。此種堆疊石頭的方式遍見於不同文化當中,最早多是做為界定、認記的標誌,後則逐漸演變為厭禳、辟邪之用。周珠旺以之入畫,顯然不無守護捍衛自身家庭及生活價值的隱喻與決心。

至此,一個人,或者一座城市的身世於焉展開。這裡有島嶼南方獨有的熾烈陽光,將所有可見的事物照耀成恍若超現實的質感;也有一位農家子弟出身的藝術家,在擁有自己的家庭後,仍堅持面對個人藝術道途上的種種挑戰,把每一個時刻凝結在每一個石課中,折射出主宰命運的光芒來。

DATE|2016.02.13 (SAT.)~ 03.26 (SAT.)
OPENING PARTY|2016.02.13 (SAT.)  15:00

About Chu-Wang Chou
CONTACT US
InART Space TEL|+886 6 2213638   FAX|+886 6 2294919   EMAIL|inart2007@gmail.com  ​ADD|No.315, You’ai St., West Central Dist., Tainan City 700,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