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筆鬦艷– 試讀黃志超
黃志超先生是當代名家。述其人、言其作的文章早已等身。不敢添贅,僅以筆、線、彩、紋四項顯其風範,再據以略述其作品中之義與韻。
- 簡筆繁情
不論寫人、寫物、寫景,先生常用簡筆,而其情態繁華。簡與繁是矛盾,卻能統一。古今中外繪事,簡筆皆是一種美學課題。但因觀念未必相同,所面對的技術挑戰亦不相同。簡筆繁情,無疑是他自許的功夫。
- 線出『現量』
『現量』是佛學名詞,指不思辯、不分析、不推理的心智狀態。在九十年代,先生有許多如亂筆狂草的創作。初識,或謂與稍早風行的抽象表現主義的自動技法如出一轍。再識,便見得其重返天真的線條並非僅是釋放那已經內化的習慣用筆,而是有起有滅,自成篇幅。
- 彩晶如玉
先生的色彩最常被視為個人風格的標誌。其色不僅炫爛,而且晶亮。平鋪的色彩在他獨特的操作下如晶瑩玉石。先生愛玉如癡,時常把玩。搓摩之間,或盡得剔透心法,彩筆設色有時繁複,其質地紋理,自成皴法。
- 圖紋應對
圖形可以沒意義,也可以承載意義。近期及更早期的作品中,先生常配置了一些小圖案,或與畫的主題相銜,或與主題相隔。這些圖案有時神秘,有時可辨識,是人、是物、是景或是幾何紋樣。紋即文。先民時期,文有神通功能,如符,可承意義。在畫中運用紋樣一如編寫劇情,別是經營。
上述的這些筆、線、色、紋的特色與技法運用,取得了一些藝術表達上的成就,簡述其二。
一是『鬦韻』。氣韻是中國的傳統美學觀念,旨在生動。經由韻味可知氣動。先生的『現量』線條與晶亮色彩構成了交疊的層次。各顯神氣,各出韻味,比鬦中滿紙煙雲。
二是『鬦義』。一般來說,畫的主題代表主要的意義,也是較強的訊息。先生常在畫中配置的小紋樣或背景圖案,則是較弱的訊息。弱訊彼此之間有時互依,有時互閗。同時弱訊與強訊之間也有交織的對話。因而激發了多層次的意義張力,能穿透現實,揭露真實,或謂『超現實』。
黃志超先生的作品是當代的,因為在承傳與發揚中,見其古,也見其新。其古其新已經渾融。當代之謂可如是觀。
王明蘅 台南孟春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