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文化講堂| 畫作修復
About
Exhibitions
Past|歷年展出
Art Fair|參展藝博會
NEWS
Artists
Contact
而言他
左右顧盼,我生活在他們的日常。
策展人:
潘正育
參展藝術家:
謝曉帆 劉思佑 顏珮珊 賴金池
蔡芝其 許瑋恩 連苡安 王煜松
開幕/2017/09/09(六) 15:00
展出日期 | 2017年09月09日 - 2017年10月21日
開放時間 | 每週二至週六,12:00-19:00,週一預約制
展 館 | 加力畫廊1F(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315號)
EXTENSION|SEP 9, 2017 ~ OCT 21, 2017
OPEN HOURS|12 pm – 7 pm
(Tue.-Sat. Mon. open for reservation, Sun. off)
VENUE|InART Space 1st floor
《而言他》聯展
文/潘 正 育
日常例行事務(routine quotidienne)簡直可說是宇宙法則,從星球到動物再到 人類,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運行規律,每一個個體也有各自的例行事務。它們是大 大小小的場域(champs),像羅網一般交織出眾人/眾生/眾物的生活。交織,也就 是說,各自的日常不是封閉獨立的,總是互相浸潤,互相干涉甚或互相衝突。那 麼,當我旁觀他者的日常,我也在某種程度上關照自己,畢竟沒有什麼界線能夠清 楚地區分我與他的軌道。 面對他者的日常,展出的 8 位藝術家都在「言他」。這裡的他者,有時是家人對物 品的叨敘談論,或者是圍繞庶民生活的平價日用品;有時是鐵皮、柵欄和盆栽所拼 湊成的街坊景觀,或者是港邊低頭走過,沒有任何文化交集的外籍漁工;可以是網 路上快速更迭的親友肖像,也可以是不知誰人棄置路邊的大型垃圾;又或是天天 經過,據說是某某預定地的鬧區一隅,乃至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在廊柱 之間築巢的鳥類。凡此種種,他者的日常軌跡總是圍繞著我們,它們一方面因循固 執,一方面又飽含多樣的生命歷程。每一位參展藝術家都採取了獨特的方式和媒 材來「言他」,共通的是,展出作品都散發著一種南台灣的溫度,以及一種游離的 姿態–游移在自身與他者的領域之間。他們旁敲側擊,卻不欲正面衝突,打亂一池 春水,並不是要找尋什麼深刻的意義,只是忠實地描繪一種難以言表的關聯性。 如果說藝術創作往往要採取隔靴搔癢的策略,這是因為「對象物(object)」就如 哈曼(Graham Harman)所說的,無法單純地用科學理性來理解,也不能僅以日常 關係來定義。我們總是與他者隔著一層毛玻璃,物的真實本體獨立於我們的感知 和分析,甚至獨立於它與外界的各種關係,不可企及,只能透過藝術的手段來試圖 趨近。哈曼並認為,當物停止原本的功能運作,我們才開始注意到它的存在。藝術 家使用想像、捏造、分歧、再生產、模擬、扮演等等手法,將他者的日常、自身的 日常,或是兩者之間的關係,從原本的軌跡抽離轉譯,「言不及義」的表象之下, 卻可能更趨近某種真實。
《而言他》藝術家 | 作品簡介
文/潘 正 育
謝曉帆:《甜蜜蜜》 一段三分多鐘的影片。 在故鄉的港邊,謝曉帆時常與外籍漁工交會而過,雙方從來沒有眼神的接觸,不可能知曉對方的 生命歷程,更別說情緒或感受。他決定以某種方式『接觸』這個被台灣社會視為陌生異己,翻滾 在全球化洪流中的國際勞工。一首來自印尼民謠,華人社會耳熟能詳的《甜蜜蜜》原曲《划舢 舨》,取代里長廣播的前奏曲,成為跨接兩種文化的契子。融合了台灣鄉里政治元素,不喧嘩, 不聳動,藝術家發出的是一道輕輕的招呼,一股微微的暖意。
劉思佑:《人魚的願望》、《窩邊草》 兩段影片輪流播,花草珊瑚在各處。 劉思佑就近取材,將庶民生活物件,回收並轉譯成一個令人目眩的美學系統:五金行販賣的塑膠 碗、拖把、手套...藝術家在這些平凡的日用品上看見與功能無甚關聯,嚴重過剩的裝飾性 - 繁 複的形體、斑斕的色彩,和詭異的螢光。這種過剩,也許正是潛藏在生活底層的渾厚文化力道。 構築日常的物件,現在成為陌生的材質,與既有的符號斷開,重新搬演一個似是而非又似曾相識 的影像寓言。
顏珮珊:《等待通行》、《陰鬱熱巷》 兩張相當大的電腦繪圖輸出。 台灣日常街區的磁磚牆、鐵皮屋、柵欄,還有常被住戶拿來劃定『勢力範圍』的盆栽,以獨特的 方式拼湊成一幅既奇異又日常的在地生活景觀。顏珮珊將這些元素轉為數位幾何圖案及材質貼 圖,重新構築一系列影像空間。一方面,圖案化的材質弔詭地重現了民居結構的混搭秩序,另一 方面,取自紙紮文化的高彩度,又使畫面透出一種如似夢似醒,猶在幽冥的氛圍,正是街道在日 已落、燈漸亮的時刻,特別能感受到的寂寥境地。
賴金池:《可能存在的處所》 照片輸出,兩張一組,共有三組。 大型垃圾清運,是市民尋常生活中的短暫都市景觀。這些從私領域被拋到公共空間的傢俱和物 品,曾經在不可知的某處,為不可知的某些人,組構了特定的生活軌跡。現在它們變成路邊的一 堆無名物料,很快要被運轉順暢的衛生清潔系統移除。經過重新擺置、短暫使用、重新堆放,這 些物件在消失之前,悄悄地與賴金池發生了一段常軌之外的關係,產生了某種日常之外的...日 常意義。藝術家用唯一的痕跡-影像來分享這段不留痕跡的『脫軌』事件。
蔡芝其:《開進去》 壓克力畫在畫布上,許多幅。 對於蔡芝其,在訊息脈衝的沖激下,電傳時代的個體形貌已經難以用畫筆捕捉。肖像『寫生』面 對的是網絡社群上錯綜跳接的照片影像,對象的輪廓透過螢幕,在畫布上堆疊、抹除、修正、重 複,難以定型的狀態成為一種標準狀態。現在,藝術家把問題意識從創作者觀看對象的方式,延 展到觀者如何面對作品的思考上。觀看畫作,應該要瀏覽,還是去閱讀?如何區辨,或不區別一 種『描繪』、一幅畫作的邊界,以及眼前的場景?最主要的是,漂亮嗎?不漂亮嗎?
許瑋恩:《1,2,3 ⽊頭⼈》 微微動態的影像投在牆上,加上錄音。 『預定地』,常常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政策、所有權、資金…背後的運作,並不屬於一般市民的 理解範圍,但最終又總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許瑋恩以市民的角度見證了高雄鬧區一塊商業預 定地的演變過程。歷經遷校、地目爭議,這塊地十多年來仍然保持半廢墟的狀態。政府在空地上 安置的『臨時』兒童遊樂設施,在新遷入居民眼中,恐怕卻是『本來如此』的景觀。藝術家以合 成影像介入了空地上的佈告欄,默默提示著這塊地的時空處境,再以音像紀錄來呈現當下的狀 態:小孩的嬉鬧聲和幾近靜止的畫面,構成一幅臨時性的恆久日常。
連苡安:《紫水晶洞》 兩段影片投在牆上。 從沸沸洋洋的社會議題到家人的日常議論,外部的事件總是宣稱與個體息息相關,我們也總是 說服自己身在其中,即使在大部份情況下,我們其實是似懂非懂的。連苡安以一種『淡定』的角 度來『關照』周遭的事件。這種淡定不屬於精神層次的超然或了然於胸的豁達,而是更簡單的, 如同小孩面對大人世界,一種隔層紗的處境。這樣的處境作為一種創作姿態,藝術家對於旁人的 言說,既不入戲,也不是充耳不聞。先噴個水再說吧。
王煜松:《我是一隻小小鳥》 電視動態影像,毛根拉出來的線條,畫在牆上和地上的建築平面圖。 南部山區的溼熱空氣,清晰到近乎作假的天空、路燈和草皮,遠離人群之後令人興奮的百無聊 賴,藝術家以全身感官在體驗新的生活環境。因為樓梯間的一灘鳥屎,王煜松抬頭發現築在系館 裡的燕巢。他開始調查巢的數量和位置,研究鳥類眼中所見的顏色世界,乃至親身模擬燕子在建 物內部的飛行路線和視野。如果說這是一次對他者生命歷程的描繪,這個描繪動員了身體、感 知、智識和創造力,他不是變成蟲的卡夫卡,但也不只是王煜松。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