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聲 個展- 隱藏記憶的溫度
郭英聲記憶中的風景
這是一批,被遺留在巴黎的照片。因著不斷遷徙、不斷移動、不斷發生的時間過程,被遺落在某個空間的角落中。前妻整修房子的時候,發現了它們。就像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情感,剎那間我看到了自己的曾經。攝影是我視覺的回憶與眼睛的經驗,每一幀影像,紀錄著我生活的軌跡,那些曾經走過的路、經過的海……,那些冬日的午後、城市的角落……,那些蒼茫、寂寞,並且痛。
它們始終存在著,只是被隱藏。就像記憶。
Quo Ying Sheng,《記憶中的風景──郭英聲個展》。被譽稱為「心象」攝影,作品在極度的安靜,神秘,以及不可預知的情緒底,濃厚著深邃的情感厚度,攝影家郭英聲在暌違多年之後,即將於2008年12月6日─2009年1月17日,於台南「inart space加力畫廊」舉辦個展,除了完整呈現「記憶中的風景」與「隱藏的記憶溫度」兩套系作品之外,並將同時展出兩幅巨作「裸女」與「草」。
空間是一逕的白,就像是一種情緒場域的進入,呼應著作品中的留白風格,以及畫廊本身的特殊空間感,展場的設計故意留下大量的空白,讓人可以自在的行走,自在的停留,自在呼吸記憶的溫度。當代的影像,已經不能單純只是用影像的角度去觀看,它更同時是一種概念的呈現,前兩年,郭英聲的人生歷經了又一次的轉折,與服裝設計師陳季敏跨領域的合作,讓藝術與流行展現了另外一種新的可能與面貌。在這次的個展中,他們同時將在畫廊的一個獨立空間裡,展出手工書,就像是一個裝置作品,一天只翻一頁,一天展出一頁。
曾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那些輕狂的時代,那些情感,或者心情。
在記憶中的風景裡,紀錄著,郭英聲。
它們始終存在著,只是被隱藏。就像記憶。
Quo Ying Sheng,《記憶中的風景──郭英聲個展》。被譽稱為「心象」攝影,作品在極度的安靜,神秘,以及不可預知的情緒底,濃厚著深邃的情感厚度,攝影家郭英聲在暌違多年之後,即將於2008年12月6日─2009年1月17日,於台南「inart space加力畫廊」舉辦個展,除了完整呈現「記憶中的風景」與「隱藏的記憶溫度」兩套系作品之外,並將同時展出兩幅巨作「裸女」與「草」。
空間是一逕的白,就像是一種情緒場域的進入,呼應著作品中的留白風格,以及畫廊本身的特殊空間感,展場的設計故意留下大量的空白,讓人可以自在的行走,自在的停留,自在呼吸記憶的溫度。當代的影像,已經不能單純只是用影像的角度去觀看,它更同時是一種概念的呈現,前兩年,郭英聲的人生歷經了又一次的轉折,與服裝設計師陳季敏跨領域的合作,讓藝術與流行展現了另外一種新的可能與面貌。在這次的個展中,他們同時將在畫廊的一個獨立空間裡,展出手工書,就像是一個裝置作品,一天只翻一頁,一天展出一頁。
曾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那些輕狂的時代,那些情感,或者心情。
在記憶中的風景裡,紀錄著,郭英聲。
原點 - 讀郭英聲
張正霖
一.
在不同的時代裏,重讀郭英聲的創作和生涯,對我,是件沈重的事。沈重的不是他的作品缺乏可以閱讀的線索,而是,在那裡頭有種探尋自我和美好事物的痕跡,在這座島嶼當下的現實生活裏,這是我們許多人不能去追尋的,也沒有勇氣,只能任憑瑣碎的生活磨蝕。但我猜想,這也是那麼多人被他的創作所吸引的原因吧,因為在郭的作品中,我們讀到了某種對完整自我的鄉愁。曾經,一個很古老的美學觀告訴我們,藝術是詩,帶來了淨化的作用,並與我們內心的經驗相互呼應,那麼,面對生命的哀傷和悲劇本質,作品帶來的片刻喘息和沉思,便是苦痛中的短暫療救吧。這是我觀看郭英聲作品的第一個感受。我想,最孤獨的作品,本質上,其實是朝向眾人的心靈。
二.
孤獨感,是郭英聲給我的第二個感受,那樣清澈的孤獨,我猜測當人們把喧囂的聲音剝淨後,影像才能變作如此寂靜無聲。1950年,郭英聲生於台北,經歷了壓抑的1970年代後,於1975年漂流到了巴黎。在眾人熟悉的藝術家故事中,他擁有著孤獨的童年,叛逆的青年時代,還有充滿傳奇的旅歐歲月,交織成一曲傳奇。這許許多多關於郭英聲的故事,無疑也是充滿視覺性的,如他曾回憶小時在京都孤獨的生活,描述裏不斷出現日式玄關、穿著和服的小女孩,還有著櫻花瓣、楓葉,以及戰後初期日本的貧窮、破敗氣息,凝聚成一個特殊的記憶圖景。1971年郭和友人還曾共組了名為「V-10」的實驗性視覺藝術群體,也在當時苦悶、閉塞的台灣文化氛圍裏,留下了反傳統的青春身影,與當時許多渴望呼吸的年輕人一樣,郭飢渴地接觸了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印象派音樂和法國的「新浪潮電影」。種種,都讓我們翻閱郭英聲的過去,本身就像在觀看迷人的舊照片,與他的攝影作品相互激盪。但寫到此,我有很深的疑慮,難道我們在討論一個藝術家的時候,就總只是在為她或他塑像嗎,或者拼織出一幅完整的動人故事,好證明這樣的傳奇其來有自嗎?我認為這與真實的創作生命,以及真實人生旅程都相距太遠了。一切怎會是命中註定的呢?又有誰的人生,是如此充滿著意識的一步步走來,而不是在許許多多多的偶然、抉擇、錯誤、重試和後悔之中循環不已的無常,然後才有一絲絲的生命體悟?至少,我認為郭英聲的創作生命絕不是前者,而是後者。往未知裏去,這才是郭的作品真正迷人的地方。
三.
我是絕不想為郭英聲塑像的,藝術家自會透過他的作品言語,塑像只是種神話罷了。有種比喻,說生命像個舟子,我建議讀者這樣理解他的創作生涯。這自然是種獨特的魅力,卻也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當許多人盼望的是安穩生活,那往漂流中去尋的生命美感,是多麼不聰明的奢侈投資啊。1975年郭英聲離開台灣出走到了巴黎,過著波西米亞和隨性的生活,在荒蕪中出走,在當時的台灣,是許多敏感的藝術心靈自我療救的一種常見方式。自此,郭的創作,在流移的日子裏,也沈澱出冷漠和疏離的主調,或許攝影對他而言,只是種理解自我、傳達寂寞的方式吧,人的內心總有無法被述說的部份,只好透過作品加以完全。
有趣的是,1992年,遊子卻選擇了回巢,42歲的郭聲稱將以台灣作為創作永久的故鄉。我不想去附會某種原鄉或土地說,那在今日台灣是最廉價的東西之一。我也不認為郭英聲的返鄉,產生了他創作的新主軸,不的,他的創作仍處理著一個冰冷但千絲萬縷糾葛的主題:我在觀看著我自身。整個世界在他的作品之中,化身成一種微溫的隱喻,與意識和現實維繫著一絲最後的牽連;明天,這一切似乎就將告別了。由這點看,郭的創作也是殘忍而無情的,攝影,不過是他面對瀕臨破碎的主體時,搶救回自我的行動罷了。這樣的行動,是否真正完成了它的作用,只能問藝術家自己了,但更可能一切都是徒勞。但也因為此種徒勞的努力,才會激起觀者如此大的美感經驗吧,它見證了世界與自我之間的殘酷關係,當我們眾人蜉蝣於世界之中的短暫年月倏忽過去後,後者仍如此寂靜地旁觀著我們的生死。
再由此想,攝影的鏡頭所拍下的不是景物,而是觀看者自身;郭英聲作品中的街景、窗外、街底、海岸線、公路、草原、墓園等等無人的風景,最後指向的就是我們自己命運的終點啊。生命,是處美麗的廢墟。但,既然,生命註定是場徒勞,那就去找尋回一個自己吧,找尋自己的說話的方式,找尋自由,哪怕那裡頭有再多的孤寂和不解。這是郭的作品在這個濕冷而低迷的冬天,帶給我最強烈的感受。
四.
就在這個冬天,在古城台南的加力畫廊(InArt Gallery),郭英聲舉辦他的個展,主題為《記憶中的風景》。展出作品,大部分是他在1980、90年代旅法期間的舊作,拍攝地點則不只在法蘭西一地,西班牙、印度、台灣、德國等都在他的足跡裏。
這批作品是從過去搶救回來的。當1992年,郭英聲決定返回台灣,他將許多的作品也遺留在巴黎,這大概也說出了,郭的返鄉,是他的生命戲劇的一次偶然轉折吧。90年代初他曾有段徹底自我放逐的生活,回到故里,回到有母親和家人所在的這種島,應是個自然的抉擇。我不想去過度猜測這背後的生平細節,那不是藝評者的工作,對於藝評者而言,藝術家是因為好的作品才存在的。這批2002年時,由仍居住在法國的前妻替他寄回台灣的作品,不僅象徵著創作者失而復得的過往記憶,更重要的,在裏頭,還有著人性的尖銳刻度,它處理了記憶、自我表述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聯。
「行走在記憶風景的軌跡中,我尋找著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鄉愁」,郭曾如此描述過這批作品,他把這些作品視為一種內在風景的轉化,那麼,這些攝於不同地點的作品,映現的正是某個獨一無二卻也破碎之處:作者的心象。確實,若你來到展場,你會看見他的身影的,攝影中的那些景象,無疑是作者孤獨的自我、私密的記憶、沒有盡頭的旅程,和呼吸與身體的偶然匯合。如他的一件作品〈海邊〉便把這種感覺表現得纖細而淋漓,作者來到、目擊、見證,洞穴彷彿指涉著內在的憂鬱,深深隱藏在歲月開鑿出的岩層蝕銷處。我們還可以發現到,郭英聲似乎慣於藉由兩種景象呈現他的憂傷詩學:一是自我封閉的空間,一是無垠開放的空間。意境一樣的寂靜。有趣的是,這兩種空間在郭的作品中是沒有連結點的,甚至不存在由封閉空間轉向開放空間的圖像,反之亦然,這是否隱喻著作者的心境,總是在這兩種狀態中擺盪?若是,它是否正說出作者變化劇烈且善感的性格,纖細而脆弱?但郭此次在台南的個展,其中真正吸引我的,是穿梭在空間裏頭的強烈的死亡隱喻,那樣的乾淨,那樣迷惑我們的眼睛。而強烈的死亡趨力的誘惑,不也吐露出,作者同樣對生存有著極度渴望嗎?唯有如此渴望著真實活著的人,才會如此承受著那種不能與人真正對話帶來的痛苦和心靈折磨吧?只好透過藝術創作來,來片刻宣洩那種不安和。美學裏,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憂鬱。
五.
關於郭英聲,我不想談論一個太遠的事,也不想去談論傳奇,而是想去談論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受的人,但好久一段時間,努力追尋成為一個有感觸的人,為著存在與理想而活,在這座世故島嶼上,似乎是件會讓人竊竊私笑的事。台灣在1970、80年代,曾有段激昂地追尋著理想、反抗和人性深度的歲月(相較之,今日台灣的文化創造力是低靡和保守的),也為我們產生了許多好的藝術家,郭英聲是其中之一。時至今日,在他的創作中,仍能看見因著探索生命散發出的光亮與陰影,敏感而纖細,那應該是許多藝術與文化創造力的原點,獨特與內在飽滿的自我。就此想,郭英聲的作品,本是無須多餘的詮釋者,此處,我卻仍在這裡叨絮著,或許是對失落的美好年代的鄉愁,和更深地對現狀的不滿吧,我們似乎都遺忘太久了,自由的靈魂,才可能有產生自由的時代。
在不同的時代裏,重讀郭英聲的創作和生涯,對我,是件沈重的事。沈重的不是他的作品缺乏可以閱讀的線索,而是,在那裡頭有種探尋自我和美好事物的痕跡,在這座島嶼當下的現實生活裏,這是我們許多人不能去追尋的,也沒有勇氣,只能任憑瑣碎的生活磨蝕。但我猜想,這也是那麼多人被他的創作所吸引的原因吧,因為在郭的作品中,我們讀到了某種對完整自我的鄉愁。曾經,一個很古老的美學觀告訴我們,藝術是詩,帶來了淨化的作用,並與我們內心的經驗相互呼應,那麼,面對生命的哀傷和悲劇本質,作品帶來的片刻喘息和沉思,便是苦痛中的短暫療救吧。這是我觀看郭英聲作品的第一個感受。我想,最孤獨的作品,本質上,其實是朝向眾人的心靈。
二.
孤獨感,是郭英聲給我的第二個感受,那樣清澈的孤獨,我猜測當人們把喧囂的聲音剝淨後,影像才能變作如此寂靜無聲。1950年,郭英聲生於台北,經歷了壓抑的1970年代後,於1975年漂流到了巴黎。在眾人熟悉的藝術家故事中,他擁有著孤獨的童年,叛逆的青年時代,還有充滿傳奇的旅歐歲月,交織成一曲傳奇。這許許多多關於郭英聲的故事,無疑也是充滿視覺性的,如他曾回憶小時在京都孤獨的生活,描述裏不斷出現日式玄關、穿著和服的小女孩,還有著櫻花瓣、楓葉,以及戰後初期日本的貧窮、破敗氣息,凝聚成一個特殊的記憶圖景。1971年郭和友人還曾共組了名為「V-10」的實驗性視覺藝術群體,也在當時苦悶、閉塞的台灣文化氛圍裏,留下了反傳統的青春身影,與當時許多渴望呼吸的年輕人一樣,郭飢渴地接觸了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印象派音樂和法國的「新浪潮電影」。種種,都讓我們翻閱郭英聲的過去,本身就像在觀看迷人的舊照片,與他的攝影作品相互激盪。但寫到此,我有很深的疑慮,難道我們在討論一個藝術家的時候,就總只是在為她或他塑像嗎,或者拼織出一幅完整的動人故事,好證明這樣的傳奇其來有自嗎?我認為這與真實的創作生命,以及真實人生旅程都相距太遠了。一切怎會是命中註定的呢?又有誰的人生,是如此充滿著意識的一步步走來,而不是在許許多多多的偶然、抉擇、錯誤、重試和後悔之中循環不已的無常,然後才有一絲絲的生命體悟?至少,我認為郭英聲的創作生命絕不是前者,而是後者。往未知裏去,這才是郭的作品真正迷人的地方。
三.
我是絕不想為郭英聲塑像的,藝術家自會透過他的作品言語,塑像只是種神話罷了。有種比喻,說生命像個舟子,我建議讀者這樣理解他的創作生涯。這自然是種獨特的魅力,卻也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當許多人盼望的是安穩生活,那往漂流中去尋的生命美感,是多麼不聰明的奢侈投資啊。1975年郭英聲離開台灣出走到了巴黎,過著波西米亞和隨性的生活,在荒蕪中出走,在當時的台灣,是許多敏感的藝術心靈自我療救的一種常見方式。自此,郭的創作,在流移的日子裏,也沈澱出冷漠和疏離的主調,或許攝影對他而言,只是種理解自我、傳達寂寞的方式吧,人的內心總有無法被述說的部份,只好透過作品加以完全。
有趣的是,1992年,遊子卻選擇了回巢,42歲的郭聲稱將以台灣作為創作永久的故鄉。我不想去附會某種原鄉或土地說,那在今日台灣是最廉價的東西之一。我也不認為郭英聲的返鄉,產生了他創作的新主軸,不的,他的創作仍處理著一個冰冷但千絲萬縷糾葛的主題:我在觀看著我自身。整個世界在他的作品之中,化身成一種微溫的隱喻,與意識和現實維繫著一絲最後的牽連;明天,這一切似乎就將告別了。由這點看,郭的創作也是殘忍而無情的,攝影,不過是他面對瀕臨破碎的主體時,搶救回自我的行動罷了。這樣的行動,是否真正完成了它的作用,只能問藝術家自己了,但更可能一切都是徒勞。但也因為此種徒勞的努力,才會激起觀者如此大的美感經驗吧,它見證了世界與自我之間的殘酷關係,當我們眾人蜉蝣於世界之中的短暫年月倏忽過去後,後者仍如此寂靜地旁觀著我們的生死。
再由此想,攝影的鏡頭所拍下的不是景物,而是觀看者自身;郭英聲作品中的街景、窗外、街底、海岸線、公路、草原、墓園等等無人的風景,最後指向的就是我們自己命運的終點啊。生命,是處美麗的廢墟。但,既然,生命註定是場徒勞,那就去找尋回一個自己吧,找尋自己的說話的方式,找尋自由,哪怕那裡頭有再多的孤寂和不解。這是郭的作品在這個濕冷而低迷的冬天,帶給我最強烈的感受。
四.
就在這個冬天,在古城台南的加力畫廊(InArt Gallery),郭英聲舉辦他的個展,主題為《記憶中的風景》。展出作品,大部分是他在1980、90年代旅法期間的舊作,拍攝地點則不只在法蘭西一地,西班牙、印度、台灣、德國等都在他的足跡裏。
這批作品是從過去搶救回來的。當1992年,郭英聲決定返回台灣,他將許多的作品也遺留在巴黎,這大概也說出了,郭的返鄉,是他的生命戲劇的一次偶然轉折吧。90年代初他曾有段徹底自我放逐的生活,回到故里,回到有母親和家人所在的這種島,應是個自然的抉擇。我不想去過度猜測這背後的生平細節,那不是藝評者的工作,對於藝評者而言,藝術家是因為好的作品才存在的。這批2002年時,由仍居住在法國的前妻替他寄回台灣的作品,不僅象徵著創作者失而復得的過往記憶,更重要的,在裏頭,還有著人性的尖銳刻度,它處理了記憶、自我表述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聯。
「行走在記憶風景的軌跡中,我尋找著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鄉愁」,郭曾如此描述過這批作品,他把這些作品視為一種內在風景的轉化,那麼,這些攝於不同地點的作品,映現的正是某個獨一無二卻也破碎之處:作者的心象。確實,若你來到展場,你會看見他的身影的,攝影中的那些景象,無疑是作者孤獨的自我、私密的記憶、沒有盡頭的旅程,和呼吸與身體的偶然匯合。如他的一件作品〈海邊〉便把這種感覺表現得纖細而淋漓,作者來到、目擊、見證,洞穴彷彿指涉著內在的憂鬱,深深隱藏在歲月開鑿出的岩層蝕銷處。我們還可以發現到,郭英聲似乎慣於藉由兩種景象呈現他的憂傷詩學:一是自我封閉的空間,一是無垠開放的空間。意境一樣的寂靜。有趣的是,這兩種空間在郭的作品中是沒有連結點的,甚至不存在由封閉空間轉向開放空間的圖像,反之亦然,這是否隱喻著作者的心境,總是在這兩種狀態中擺盪?若是,它是否正說出作者變化劇烈且善感的性格,纖細而脆弱?但郭此次在台南的個展,其中真正吸引我的,是穿梭在空間裏頭的強烈的死亡隱喻,那樣的乾淨,那樣迷惑我們的眼睛。而強烈的死亡趨力的誘惑,不也吐露出,作者同樣對生存有著極度渴望嗎?唯有如此渴望著真實活著的人,才會如此承受著那種不能與人真正對話帶來的痛苦和心靈折磨吧?只好透過藝術創作來,來片刻宣洩那種不安和。美學裏,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憂鬱。
五.
關於郭英聲,我不想談論一個太遠的事,也不想去談論傳奇,而是想去談論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受的人,但好久一段時間,努力追尋成為一個有感觸的人,為著存在與理想而活,在這座世故島嶼上,似乎是件會讓人竊竊私笑的事。台灣在1970、80年代,曾有段激昂地追尋著理想、反抗和人性深度的歲月(相較之,今日台灣的文化創造力是低靡和保守的),也為我們產生了許多好的藝術家,郭英聲是其中之一。時至今日,在他的創作中,仍能看見因著探索生命散發出的光亮與陰影,敏感而纖細,那應該是許多藝術與文化創造力的原點,獨特與內在飽滿的自我。就此想,郭英聲的作品,本是無須多餘的詮釋者,此處,我卻仍在這裡叨絮著,或許是對失落的美好年代的鄉愁,和更深地對現狀的不滿吧,我們似乎都遺忘太久了,自由的靈魂,才可能有產生自由的時代。
母親‧與我記憶中的風景
一個冬日的午後、一望無際的公路上、一個城市的角落、窗戶外面的世界、落寞公園的一隅、經過的海邊、草原、沙漠、異國的小車站……。常常我不知道過去到底在我生命裡留下了些什麼樣的痕跡,常常覺得,我好像什麼都不屬於,常常在突然之間,心情便會興起一種,突然的蒼涼。
從小一個人在異國,回想起來殘留在我視覺記憶底的,是穿著和服的鄰居小女孩、日式的玄關、藍底白花的粗布、書包便當裡一層紫菜一層白飯再一層薄薄肉鬆的紫菜肉鬆飯……。那時候的我,非常非常的孤獨;那時候的我,與父親非常非常的疏離;那時候的我,非常非常的,思念母親
母親11歲。母親18歲。
在記憶的風景中,我走過了也許母親五十年前曾經走過的風景,那麼是不是也許五十年後,我的孩子也同樣會經過這樣的風景,不知道那時候的他會想到些什麼。
把眼睛所看到的風景,轉化成我內心的風景。我用創作去救贖我自己,那些關於感情、關於生活、關於心情、關於內在生命的起伏、關於我,與世界之間的聯繫。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鄉愁。
行走在記憶風景的軌跡中,我尋找著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回想過去三十五年的影像冒險經驗,我想起了七0年代Cat Steven的一首歌,「Into Whte」。
從小一個人在異國,回想起來殘留在我視覺記憶底的,是穿著和服的鄰居小女孩、日式的玄關、藍底白花的粗布、書包便當裡一層紫菜一層白飯再一層薄薄肉鬆的紫菜肉鬆飯……。那時候的我,非常非常的孤獨;那時候的我,與父親非常非常的疏離;那時候的我,非常非常的,思念母親
母親11歲。母親18歲。
在記憶的風景中,我走過了也許母親五十年前曾經走過的風景,那麼是不是也許五十年後,我的孩子也同樣會經過這樣的風景,不知道那時候的他會想到些什麼。
把眼睛所看到的風景,轉化成我內心的風景。我用創作去救贖我自己,那些關於感情、關於生活、關於心情、關於內在生命的起伏、關於我,與世界之間的聯繫。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鄉愁。
行走在記憶風景的軌跡中,我尋找著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回想過去三十五年的影像冒險經驗,我想起了七0年代Cat Steven的一首歌,「Into Whte」。
DATE|2008.12.06(SAT) ~ 2009.01.17 (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