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雕塑? ─ 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 联展
此在与未知─材质的转译
书写关于inart《软性雕塑?─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 联展》
从这里开始……
全白画布在眼前展开,如何想象这是一个世界?未经琢磨的大理石何以看见深处的光?如何「看见」时间?变与不变无关开始或结束,艺术无解之处在于最终仍走向未
知,但悬而未决的状态让一切仅存于此时此刻此地,创作于是从这里开始……。
形貌衍异
媒材是创作的胚胎,也是灌注情感意念的初始点。抽象思惟如何藉具体表征有效传达?除了依赖艺术家的技艺,也需材质本身的特质彰显。材质被动地做为意念与情感的载体,处在中间位置上等待雕琢成型,成品像是创作的最终形貌,观者看到的形象将是亘久不变的,但当我们观看物质,如何穿透表象看到异化与质变?「媒材」距离真正的完成品,中间的差异能否单以表象判别?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三位女性艺术家试图让作品成为不同材质或质感的中介与移转,甚至超越具象维度进入时间通道。当物质穿越不同状态产生形变及质变,眼前表象不再是一连串演变的终结,无一物在观者眼前停留,虽处于演化中的状态,却形成一个更开放的场域供阅读及想象。
五彩透明的水流风动
造型被建构完成后,赖纯纯的作品依然流动未定,这样的形体来自压克力清澈透亮的特质。压克力可塑性高,是极富机能性的素材,在日常生活被广泛使用,赖纯纯却
引进了光让信念达到一种纯粹。主体吸纳周遭光线,穿透颜料折射出色泽,坚硬的压克力却释放柔和幻化的色光,不同颜色迭影交错,像是投射在水面上的倒影,随水流与风动波光潋滟。
压克力透明的特性几乎可以简要地把作品分成「光」与「色」两个元素,一眼便可以望穿形体,看不到结构密度或是肌理质地,透明主体没有坐标轴的正负向思考,也
没有中心与边陲的对位关系,这样的创作形式不是减法或留白,作品脱离有象思考,转向单纯「光」与「色」的抽象思维,用一种更贴近本我意志的层次去认知这个世界。光影波动仿若有时间流动、有能量激荡,赖纯纯想表达的似乎是看不见的部份:无形无象更接近创作原初的真心本性,自由不受限才是艺术的终极目标。
节制的理性之诗
一片颜色在眼前流溢展开,除了颜料与其厚度肌理,媒材塑型与感性移转中的「形」与「意」全被舍去了,观看洪艺真的作品,不禁质问这究竟是「绘画」还是「媒材
」?除去承载意义功能的材质,有可能构成一件作品吗?
一般对绘画的理解建立在画布、画框、颜料等材料上,洪艺真以这三项素材撼动了我们对绘画的认知。画布吸纳了颜料,承载了艺术家的意识,然而最终仅看到一片一颜色,甚至颜色本身都不具任何指涉或意喻,我们用「白」简要指称这样的状态。消除所有符号、元素的「白」让作品指向最精确的位置,所有制作过程都在观者眼前
化为一方宁静,甚至复原到「材质」的原初状态。画面似乎没有起点终点也没有边界,一方白蕴生多义,看似没有深度却吸纳了所有讯息。洪艺真用节制的手法产生无限能量,就像一首极为简练节制的诗,支字词组却充分表现艺术的自由意识。
洪艺真另以玻璃纤维翻制压克力画布原作,两者的差异揭示不同媒材间的辩证:再现不是为了还原。玻璃纤维上烤漆的色泽呈现凝滞感,我们似乎看到空间维度以外的
时间,时间在画面上流转后凝结。凝视画面一致的景致,原来白是一种「当下」的心理状态,一切只关乎此时此刻: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材质在洪艺真的作品中已导向一个纯理性方向的哲思。
凝重的白色轻盈
当媒材做为材质间的仿拟与伪装,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再单纯以形貌来解读。叶红杏《乖乖》系列选择以白色大理石为媒材,这取自自然间的材料长久以来为艺术家
广泛使用,以各种雕刻手法达到造型语汇。叶红杏的造形使材质产生质变,呈现吹气气球般的形貌,穿梭自然与人造两种悬殊媒材间,作品在不同软硬材质间灵巧转换。叶红杏采以可爱的造型让原本用于创作宏大深远题材的大理石表现难得的亲和力,并赋予实际上具有量感的素材一种轻巧的印象,虚实之间有着两极的情态,沉重大理石的存在感是确实的,然而真实的存在是以什么样貌示人?大理石是具有永恒感的材质,而气球却是消耗性素材,内含空气造成张力,《乖乖》透露对物质消费议题的体察与批判,气球成了纪念碑,铭刻凭吊文字的大理石深存在作品里,内外虽呈现两极观感,实际上都指向物质耗费的罪恶,以探索大众流行之于文化厚度的反差及谋合。
叶红杏在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时间点上似乎想藉由《乖乖》点击一个假象。此系列作品不似Jeff Koons的气球雕塑膨胀至一个饱和状态,不以扩充的顶点表达张力,反而
以一种柔软姿态提示当代艺术已被导入消费模式的无力感,以可爱、像似被操控的姿态表达文化与艺术体制的现实面,急欲快速扩张的市场机制窒碍创作的自主性,削弱主体后徒留虚无的表皮。就像生物间的拟态,为了生存化身为另一种型态,然而距离真正的存在已经相当遥远。
万物始于「看不见」。具体而微的材料隐含许多看不见的意义,也拉扯出多方辩证。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三位艺术家将媒材发挥至极致,材质发挥文字、时间、空
间等特质,在视觉上构成一种语言结构,意识达到精确的转译与延伸,一种更为直觉、更多面相的解读在作品前展开,多样的诠释也一一释出。
全白画布在眼前展开,如何想象这是一个世界?未经琢磨的大理石何以看见深处的光?如何「看见」时间?变与不变无关开始或结束,艺术无解之处在于最终仍走向未
知,但悬而未决的状态让一切仅存于此时此刻此地,创作于是从这里开始……。
形貌衍异
媒材是创作的胚胎,也是灌注情感意念的初始点。抽象思惟如何藉具体表征有效传达?除了依赖艺术家的技艺,也需材质本身的特质彰显。材质被动地做为意念与情感的载体,处在中间位置上等待雕琢成型,成品像是创作的最终形貌,观者看到的形象将是亘久不变的,但当我们观看物质,如何穿透表象看到异化与质变?「媒材」距离真正的完成品,中间的差异能否单以表象判别?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三位女性艺术家试图让作品成为不同材质或质感的中介与移转,甚至超越具象维度进入时间通道。当物质穿越不同状态产生形变及质变,眼前表象不再是一连串演变的终结,无一物在观者眼前停留,虽处于演化中的状态,却形成一个更开放的场域供阅读及想象。
五彩透明的水流风动
造型被建构完成后,赖纯纯的作品依然流动未定,这样的形体来自压克力清澈透亮的特质。压克力可塑性高,是极富机能性的素材,在日常生活被广泛使用,赖纯纯却
引进了光让信念达到一种纯粹。主体吸纳周遭光线,穿透颜料折射出色泽,坚硬的压克力却释放柔和幻化的色光,不同颜色迭影交错,像是投射在水面上的倒影,随水流与风动波光潋滟。
压克力透明的特性几乎可以简要地把作品分成「光」与「色」两个元素,一眼便可以望穿形体,看不到结构密度或是肌理质地,透明主体没有坐标轴的正负向思考,也
没有中心与边陲的对位关系,这样的创作形式不是减法或留白,作品脱离有象思考,转向单纯「光」与「色」的抽象思维,用一种更贴近本我意志的层次去认知这个世界。光影波动仿若有时间流动、有能量激荡,赖纯纯想表达的似乎是看不见的部份:无形无象更接近创作原初的真心本性,自由不受限才是艺术的终极目标。
节制的理性之诗
一片颜色在眼前流溢展开,除了颜料与其厚度肌理,媒材塑型与感性移转中的「形」与「意」全被舍去了,观看洪艺真的作品,不禁质问这究竟是「绘画」还是「媒材
」?除去承载意义功能的材质,有可能构成一件作品吗?
一般对绘画的理解建立在画布、画框、颜料等材料上,洪艺真以这三项素材撼动了我们对绘画的认知。画布吸纳了颜料,承载了艺术家的意识,然而最终仅看到一片一颜色,甚至颜色本身都不具任何指涉或意喻,我们用「白」简要指称这样的状态。消除所有符号、元素的「白」让作品指向最精确的位置,所有制作过程都在观者眼前
化为一方宁静,甚至复原到「材质」的原初状态。画面似乎没有起点终点也没有边界,一方白蕴生多义,看似没有深度却吸纳了所有讯息。洪艺真用节制的手法产生无限能量,就像一首极为简练节制的诗,支字词组却充分表现艺术的自由意识。
洪艺真另以玻璃纤维翻制压克力画布原作,两者的差异揭示不同媒材间的辩证:再现不是为了还原。玻璃纤维上烤漆的色泽呈现凝滞感,我们似乎看到空间维度以外的
时间,时间在画面上流转后凝结。凝视画面一致的景致,原来白是一种「当下」的心理状态,一切只关乎此时此刻: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材质在洪艺真的作品中已导向一个纯理性方向的哲思。
凝重的白色轻盈
当媒材做为材质间的仿拟与伪装,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再单纯以形貌来解读。叶红杏《乖乖》系列选择以白色大理石为媒材,这取自自然间的材料长久以来为艺术家
广泛使用,以各种雕刻手法达到造型语汇。叶红杏的造形使材质产生质变,呈现吹气气球般的形貌,穿梭自然与人造两种悬殊媒材间,作品在不同软硬材质间灵巧转换。叶红杏采以可爱的造型让原本用于创作宏大深远题材的大理石表现难得的亲和力,并赋予实际上具有量感的素材一种轻巧的印象,虚实之间有着两极的情态,沉重大理石的存在感是确实的,然而真实的存在是以什么样貌示人?大理石是具有永恒感的材质,而气球却是消耗性素材,内含空气造成张力,《乖乖》透露对物质消费议题的体察与批判,气球成了纪念碑,铭刻凭吊文字的大理石深存在作品里,内外虽呈现两极观感,实际上都指向物质耗费的罪恶,以探索大众流行之于文化厚度的反差及谋合。
叶红杏在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时间点上似乎想藉由《乖乖》点击一个假象。此系列作品不似Jeff Koons的气球雕塑膨胀至一个饱和状态,不以扩充的顶点表达张力,反而
以一种柔软姿态提示当代艺术已被导入消费模式的无力感,以可爱、像似被操控的姿态表达文化与艺术体制的现实面,急欲快速扩张的市场机制窒碍创作的自主性,削弱主体后徒留虚无的表皮。就像生物间的拟态,为了生存化身为另一种型态,然而距离真正的存在已经相当遥远。
万物始于「看不见」。具体而微的材料隐含许多看不见的意义,也拉扯出多方辩证。赖纯纯、洪艺真、叶红杏三位艺术家将媒材发挥至极致,材质发挥文字、时间、空
间等特质,在视觉上构成一种语言结构,意识达到精确的转译与延伸,一种更为直觉、更多面相的解读在作品前展开,多样的诠释也一一释出。
DATE|2009.07.11 (SAT.) - 2009.08.23 (SUN.)